在西安,大雁塔南广场的红墙始终是盛唐文化与现代文旅交融的“顶流符号”。它承载着盛唐文化的厚重底蕴,成为无数游客奔赴西安时必到的 “打卡地标”。
如今,曲江用一场“让位”的诚意,让红墙打卡回归纯粹,让文旅体验升华为一场文化与温度的共舞。网友直呼:“这波操作,简直是把‘宠游客’刻进了DNA!”
为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,提升游客体验,针对大雁塔、大唐不夜城等景区周边存在的商业旅拍占用公共空间、影响游客体验等问题,近期,曲江多部门联合开展旅游环境专项整治,以“游客需求”为中心,将大雁塔、大唐不夜城景区重新划定拍摄区域。
其中,将南广场玄奘像中心区域和大慈恩寺外围红墙区域两个视野良好、可出片的点位,划为游客拍摄区域。游客在这里与红墙、玄奘雕像、大雁塔同框,随手一拍便是“文化大片”。
与此同时,大雁塔、大唐不夜城景区在大慈恩寺西侧、步行街西侧的红墙区域开辟商业拍摄专区,实现“游客自由拍”与“商拍专业拍”的“分区而立”。西安市民带外地友人游览时感慨:“上午还担心找不到好角度,没想到一来就占上‘C位’!我们普通游客也能站在很好的位置,拍出很好的照片。”
如果说点位划分是“大写意”,那么细节服务便是“工笔画”。为让游客轻松拍出高质量照片,景区还在大雁塔红墙区域增设面部补光灯。补光设备能够调节亮度,帮助游客避免因光线不足导致的面部阴影,以保障游客夜间拍摄条件,大家自己也可以拍出美美的“专业级”美图。
“以前拍照总担心光线不好,现在有了补光灯,连后期修图都省了!”来自上海的游客李女士举着手机开心地说,“景区连这种细节都想到了,真的特别贴心!”
现场管理人员介绍:“我们特意检修了照明设备,游客区设在南广场核心位置,商拍区在相对僻静的西侧,既不影响游览,也能满足商户需求。”一盏补光灯,照亮的不仅是游客的笑脸,更是景区对“以人为本”服务理念的坚守。
大雁塔、大唐不夜城景区的“让位”之举,绝非简单的空间调整,而是对游客需求的精准回应,更是一场对“以文塑旅、以旅彰文”理念的生动实践。从让出核心点位,到增设补光设备,再到拍摄区域的科学划分,每一项举措都紧扣游客需求,让文旅体验更具温度、更显品质。
在红墙验玄奘像和大雁塔的庄严,成为游客解读盛唐的文化密码;补光灯的温柔照亮,让文化传承变得更有温度。不断优化的拍摄体验,让游客从“走马观花”转向“深度感知”,在镜头中读懂红墙的厚重历史,在光影间触摸盛唐的文化脉搏。正如景区负责人所言:“我们希望每一位游客都能成为长安故事的主角。”这份诚意,让大唐不夜城超越了“景点”的范畴,成为一座充满人文关怀的“城市会客厅”。